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
文字| 博湖财经,作者| 孟德
抖音外卖生意依然不顺利。
据《晚报》报道,近日,抖音对外卖业务改变了主意,放弃了年初设定的1000亿元GMV目标。 原因不难猜测,主要是上半年业务发展没有达到预期。
今年1-3月,抖音外卖GTV(核实后总交易额)徘徊在1亿元左右,2月份甚至下降至5000万元左右。 从订单量来看,1-3月抖音外卖日均订单量保持在1万至2万单。 虽然五一假期前夕订单量爆发,日订单量一度突破10万,但距离1000亿GMV目标还很远。
不过,这并不意味着抖音放弃了对外卖业务的投资。 博湖财经观察到,目前抖音已经在部分地区的本地页面推出独立外卖“入口”,足以可见其内部重要性。 今年3月,亿邦动力透露,抖音外卖将在北京、上海、成都试点的基础上,于6月底或7月初上线。 尽管抖音生活服务负责人否认了这一点,但据豹变报道,部分抖音供应商已经得到通知并提前做好了准备。
这一次,抖音外卖能否成功?
01 抖音外卖“好东西”需要时间
抖音为何如此痴迷“外卖”,或者说各大互联网公司为何与“美团”争抢外卖? 就像“美团进军香港,想做什么,胜算有多大?” ”在文章中,作者曾探讨美团的成功逻辑。外卖带来的巨大流量,让美团成为当地生活中的超级App,让消费者从低价外卖转移到高价酒店、旅游、例如,美团利用高频消费应用进军酒店市场,抢占携程市场份额,并不断侵入新领域,以2022年为例,美团外卖亏损约100亿,收了90亿的佣金和广告费,赚取了三百亿的利润。
因此,与其说抖音瞄准的是“外卖”,不如说是看中了当地的生活市场。
此外,抖音还有很大的优势。
一是手头有巨大的流量,可以利用短视频更生动、更真实地展示产品和店铺,引导用户消费。 二是抖音也有自己的一套算法。 例如,不仅限于消费者的购买、收藏、浏览记录等依据,还可以根据用户观看内容、互动行为等信息推送商家信息和优惠券,从而达到更高的匹配度。 抖音电商强行开创了一条“棒庄大道”。 那么,抖音能否借助外卖撬动本地生活市场这块大蛋糕呢? 这很难说,因为外卖生意是出了名的“难组织”。
因此,即便是一向以“大力创造奇迹”着称的抖音,在外卖业务上也显得十分谨慎。 与以往直接开发竞争应用不同,抖音在外卖业务尝试中并没有选择与美团直接竞争,而是选择了差异化的方式。
2020年3月,抖音推出团购配送业务,主要包括团购到店和外卖配送。
次年7月,抖音成立专门团队开发外卖功能,并推出“欣东外卖”小程序进行封闭内测。 其外卖服务方式是邀请餐饮商家入驻平台,由商家自行提供送货。 虽然做了很多测试,但都没有上线。 最终,原生活业务负责人被更换,新东外卖被下架。 不过,抖音在这次试水中得出了一个结论:即使基础设施不足,也有可能实现自营外卖。
2022年,受疫情影响,餐饮店线下受到影响,商家开始通过短视频、直播等方式在线上开展团购业务。 瞄准机遇,抖音在北京、上海、成都等地开展试点,让商家自行入驻。 用户可以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购买团购套餐,并预约到家。 以时效性弱、客单价高的团餐销售为入口,与顺丰、达达、闪送等第三方平台合作。
为进一步提升履约能力,丰富商家资源,增强用户粘性,抖音与饿了么达成合作。
从消费环节来看,此时的抖音外卖依然遵循找人找货的逻辑。 消费者需要通过商家直播查看团购配送选项,或者通过搜索获取??。 从外卖产品来看,抖音的团购外卖业务与美团的外卖业务存在显着差异。 首先,可选类别很少。 其次,选择多为多人聚餐的团购选择,单价在100元以上。 。 同时,选择入驻抖音的商家多为品牌商家,夫妻店加盟的少之又少。
抖音可以依托巨大的流量端口来推动店内业务。 目前,抖音生活服务业务已覆盖370多个城市,合作门店超过200万家; 有券商预测,2025年抖音到店GTV可能达到3000亿,约为美团的一半,但外卖业务最重要的特点是即时性,最重要的环节是合同履约。 这些都是抖音不足的地方。
一方面,外卖业务频率较高,大多数用户在选择外卖时不会选择浏览抖音然后选择购买。 另一方面,由于抖音在配送过程中选择并与第三方配送公司合作,这给抖音带来了两个问题:
首先,抖音很难像美团那样做到极致的带货。 博湖财经了解到,不少消费者抱怨抖音团购外卖配送的时效性很差; 二是商家配送成本高。 ,表现费=起步价+里程增量+时段增量+其他增量,起步价2公里5.6元。 虽然配送费低于商家直接使用即时配送服务的价格,但仍高于美团配送的价格。
即便抖音掌握了流量端口,另辟蹊径,也很难改变外卖辛苦打拼的本质。
02 抖音外卖的未来
尽管业务发展不尽如人意,抖音并没有放弃对外卖业务的投入。 作为手握6亿DAU的流量中心,抖音的总体战略目标是成为移动端用户的通用门户。 也就是说,它既有内容属性,又有工具属性。
博湖财经发现,如果区域切换到北京、上海等地,首页同城市页面会出现外卖选项,点击即可进入外卖商城。 与美团类似,外卖商城也有过滤选项,用户可以从销量、速度等维度进行搜索。 无论从“团购外卖”的名称,还是缺乏入口和单独的界面,过去,抖音并不想将其外卖业务称为“外卖”。 据《后来》报道,抖音生活服务团队之所以没有使用“抖音外卖”而是命名为“抖音团购外卖”,是为了在消费者心中构建差异化思维。
目前,抖音已经为外卖业务设立了公域入口和单独的接口,这意味着抖音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推动外卖业务。 据相关媒体报道,目前业务的重点已经转移到:尝试用更多的方式来贯穿业务流程。
美团也迅速对抖音发起反击,加大内容投入和补贴力度。 据美团电话会议显示:今年第二季度,美团开始加强营销力度,在天赐、神券节等活动中加大用户补贴力度。
今年4月,美团首届“神券节”成效显着。 美团外卖订单同比增长近50%,DAU同比增长75%。 参与活动的百强餐饮品牌平均周增长率超过30%。
据蓝鲸财经消息,接下来,每月18日,美团“神票节”将开展直播活动。
此前,外卖大战落下帷幕,美团成为行业最大赢家,占据整体市场份额的80%,而行业第二大饿了么则吃掉了剩下的20%。 但随着抖音新玩家的进入,市场正在发生变化。
近两年,阿里整合了本地生活业务。 去年6月以来,饿了么加大了对到家业务的投入,陆续推出“免费猜答案”等免费订单活动。 今年3月,阿里正式宣布将本地生活业务并入高德,也意味着饿了么开始专注于到家业务的服务。 去年8月以来,饿了么的DAU一直保持10%以上的同比增速,远高于美团。 市场份额差距也在缩小。 据阿里最新财报显示,今年一季度,阿里本地生活服务订单增长超过20%。
事实上,抖音商家的崛起或许是乐见其成。 此前影响较大的味家凉皮事件(味家凉皮在各大城市的门店主动从美团外卖下架)也可以窥见平台与商家之间的恩怨。 不少商家表示:“想尝试抖音外卖,但就是不知道怎么操作”、“不知道是不是又一个‘美团’!”
但正如前文所述,抖音并没有像今日头条重塑图文那样改变外卖业务的底层逻辑。 在合同履行和配送方面,与美团还有很大差距。 即便此刻美团的护城河被撕开,对于抖音来说,外卖业务的压力依然巨大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razcy.com/quote/5512.html 月落星辰 http://www.razcy.com/ , 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