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广 热搜: 行业  机械  设备  系统  教师      参数  蒸汽  经纪 

这种“东方美女病”,偏爱3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!

   日期:2025-03-23     浏览:105    移动:http://m.razcy.com/quote/12668.html

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刘千 通讯员 李文芳

29岁的叶女士(化名)最近因为头晕去当地医院就诊。测量血压时,发现血压居然只有75/45mmHg,这让叶女士大吃一惊,因为她从来没有关注过自己的血压情况,而且近期体检血压也都正常,身体也自认为良好,没有基础疾病。但那天经过多次测量,血压仍然偏低,当地医生告诉叶女士可能是她体形太过瘦小,缺乏锻炼导致的,叶女士只好先配了些药回家。

而接下来的一周,叶女士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,反而更糟了。她开始出现发热、胸口疼痛等症状,这让叶女士感到非常不安。于是在家人的陪伴下,她急忙赶往浙大邵逸夫医院。

图片

来源:视觉中国

在就诊过程中,风湿免疫科的医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:叶女士左上肢的血压低,而右上肢的血压却很正常。再仔细查体,发现两边的脉搏也完全不对等。医生针对叶女士的情况,为她做了进一步的检验检查,最终发现叶女士得的是“大动脉炎”。

大动脉炎是什么病?专家介绍,大动脉炎是一种累及主动脉及其一级分支动脉的系统性血管炎,可导致受累动脉管壁显著增厚、管腔狭窄或动脉瘤形成,直接影响重要脏器如脑、心、肾等的供血,并出现相应的缺血表现。

大动脉炎为全球性疾病,最常见于亚洲青年女性,东亚的患病率为28-40例/百万人,90%为30岁以前发病,40岁以后较少发病。因此,该病又被称为“东方美女病”。

如何诊断大动脉炎?

由于大动脉炎的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,因此临床上对出现疑似大动脉炎临床表现或体征的患者,应由风湿免疫科、影像科、血管外科等多学科医生协作,提高诊断的准确性。影像学检查在大动脉炎诊疗中有很重要的作用,临床上常见的检查包括: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(CTA)、彩色多普勒超声(CDUS)、磁共振血管造影(MRA)、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(PET-CT),这都是目前常用的检查手段,不仅能显示血管病变的范围和程度,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活动性。

在确诊大动脉炎后,治疗原则是通过以风湿免疫科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,防治并发症,预防和减少器官损害,改善预后,提高生活质量。风湿免疫科专家进一步谈到,复发是该疾病常见的临床特点,有研究显示,50%~96%的大动脉炎患者5年内会出现疾病复发。因此定期复查,规律治疗很重要。 

医学进步,大动脉炎也能获得较好的预后。不过,患者仍需长期随访,定期监测病情,建议疾病活动期每1~3个月门诊就诊1次,疾病稳定期每3~6个月门诊就诊1次。定期评估的内容包括病情评估、监测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razcy.com/quote/12668.html    月落星辰 http://www.razcy.com/ , 查看更多

特别提示: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,真实性未证实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


相关行业动态
推荐行业动态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鄂ICP备202300107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