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一是思辨力的考察。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,他只有一个答案,而有思辨力的学生,他会给出三四个答案。这些答案的论据分别是什么,以及他们倾向于选择哪一个答案,这些学生会讲解得非常精细。这一维度也可以体现出学生的知识储备。
其二是学科直觉。坦白说,现在很多学生的思维模式还是固化在“答案主导性”上,但是在整个面试中最重要的并不是答案!而是在回答问题时候,学生的表达能力、逻辑思维、以及与面试官沟通的时候表现出来的“生命力”和“求知欲”。
切记,面试官不希望看到一杯满的水,面试的过程也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。相当于老师在挑选未来四年他可能要一对二,经常讨论学术的对象。所以他们重视在讨论的时候,学生能不能快速理解自己的意思。
面试其实很灵活,不能把它当成普通的解题,每个学生需要调整的地方也不一样,比如有一些学生,成绩特别好但就是张不开嘴。虽然面试不是演讲,但面试官们想看见学生在聊专业的时候能够输出一些观点,比起你直接写个答案上去,他们更想看到你是怎么得到这一步的。稍微把题干换一换之后,你的逻辑会如何改变。